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幽门螺杆菌?

编辑:   2020-12-16 15:38:48 社会 20

timg (1).jpg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幽门螺杆菌是一级致癌物,据统计,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诊一位30岁的患者,胃痛不舒服,后被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医生建议下,他的妻子和父母也进行了检测,结果都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幽门螺杆菌呢?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医生介绍,根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超过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且这种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由于家庭内大多实行共餐制,容易造成全家人同时感染。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施瑞华表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及时治愈后,如果家里面人有阳性的,还没有根除的话,今后相互之间还会传染。所以希望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同时,家里面人都应该来查一下,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更合适。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幽门螺杆菌?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1、勤洗手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的关键就是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之前一定要注意正确洗手,避免细菌感染。如果需要外出就餐,最好自备餐具,尽可能的降低被感染的几率。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2、生冷食品必须彻底清洗干净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一些生吃的食物上面有很多的污染物,在食用之前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被病菌感染的几率。如果家中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一定要注意餐具隔离,尽量保障家人健康。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3、饮食调理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染还需要做好饮食调理,尽量做到少食多餐,营养搭配均衡。而且在吃饭时还要注意细嚼慢咽,不能吃得过饱,也不能过度的食用生冷、酸辣、油炸、腌制、烟熏以及刺激性、油腻、高脂肪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不健康,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较多,吃多了对健康不利。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4、禁忌吃辛辣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辛辣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有胃病史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饮食定时定量、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腌制的食物。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5、定期检查早防早治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长期胃不舒服,要到医院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查,以防发展成严重胃病。尤其是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早防治。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温馨小提示: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医生提醒,治疗同时,必须将家里使用过的碗筷进行高温灭菌,牙刷、水杯都要更换。之后,家庭成员间要分碗、分筷、分毛巾。使用过的碗筷、毛巾等物品,可以先清洗干净,再放入沸水中煮15到20分钟,进行消毒。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医生介绍,幽门螺杆菌有时候一次根除不了,甚至两次还是根除不了,这就产生了耐药,现在耐药率普通人群里面能达到15%到20%左右。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医生呼吁,针对耐药人群要实施精准治疗。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联合20余家医院,组成幽门螺杆菌精准治疗联盟,将收集数万份幽门螺杆菌标本,进行药敏实验,并根据研究结果调整患者用药。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带你了解幽门螺旋杆菌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1994年,幽门螺杆菌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所列为一类致癌物,临床上,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视为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病因之一。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不过,幽门螺杆菌虽然和胃癌之间有关联,但却并非唯一的致病因素,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会直接导致胃癌,感染幽门螺杆菌再配合以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是最终导致胃癌发病的原因。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癌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不良后果。感染后不一定致病,有的人身体会出现不适的症状,有的人则毫无表现,这是幽门螺杆菌的一大特点。i4w奇闻怪事_科学探索_新鲜事_台湾新闻_百战网

展开余下全文
(20)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