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蛐蛐卖了11万,虫经济铺出新的致富之路
编辑:   2020-08-19 09:56:03 社会 24斗蛐蛐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娱乐活动之一,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不少人开始网购蛐蛐,一种全新的“虫经济”应运而生。每年立秋到白露,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各个乡镇农村,人们会涌入田间地头林地山沟抓蛐蛐,而全国各地的客商则汇聚到这里买蛐蛐。据村民回忆,宁阳县这几年身价最高的蛐蛐曾卖出过11万元。
据宁阳县蟋蟀研究院院长刘德强回忆,县政府曾做过统计,每年这时,虫客在吃、住、行、购、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能给全县带来6个亿左右的产值。为了助力“虫经济”,宁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斗蟋比赛”,规范蟋蟀资源的开发。今年受疫情影响,宁阳蟋蟀在网络上的销售,逐渐成了“主力军”。
其中,据做蟋蟀网络代销的一名青年称,去年虫季,他做网络代售的营业额是30多万元,今年他扩大了团队规模,对市场充满期待。
按蟋蟀研究者的表述,因水质和土壤利于蟋蟀钙化,山东有一条自北往南的蟋蟀产区,位于东经116°30′到117°30′之间,包含宁阳、乐陵和宁津等16个地区。虫客们把到山东抓虫、买虫,统称为“下山东”。其中,又以泰安市宁阳县和德州市宁津县最出名,两地蟋蟀彪悍善战,曾出过不少“猛将”。
我国地大物博,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特色的物产、出产,甚至有千年以上的传承,那么继承传统,发展经济,群众致富,也是一条路子。
只是适度娱乐,不要沉迷,不要玩物丧志,休闲是怡情,不能成为赌博或者职业。
斗蛐蛐
斗蟋蟀一般俗称为斗蛐蛐,中国民间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种休闲方式很残酷。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中国民间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