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长江特有物种灭绝,白鲟销声匿迹已达17年
编辑:   2020-01-03 15:00:46 国内 39日前,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在线发布了一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在论文中研究团队正式宣布了一项令人痛心的消息:有“长江鱼王”之称的长江白鲟物种灭绝。这是中国长江即白鱀豚宣告功能性灭绝之后又一特有珍稀物种倒下。
白鲟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因为其吻部长状如鸭嘴,也可俗称为鸭嘴鲟。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因此也被称为“中国淡水鱼之王”,近年来,因为其生存水域遭受破坏以及过度捕捞等因素,白鲟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1983年起,我国就已经将白鲟列为保护物种并禁止对其捕捞,截至2019年白鲟已经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受到严格的保护。但实际上,在2009年,IUCN对白鲟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结果就已经是“极危”,表明这种物种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而后的10年中,白鲟始终未在渔民和科学家们的视野中现身,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
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是2003年
十多年来,长江白鲟始终未在渔民和科学家们的苦苦搜寻中现身。我国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活体样本是2003年,距今已经17年。
2003年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研究员在江苏昆山救助最后一条长江白鲟,长3.3米,体重130公斤。这尾白鲟是南京渔民在长江下关水域误捕的。
2003年2月,四川宜宾发现一尾成体白鲟,农业部做出了“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白鲟”的指令。相关专家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后将该尾白鲟装上声呐信标后放流,但因快艇随后出现机械故障而很快跟丢。
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