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发现亿年前琥珀花蚤 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机制将往前推进5000年
编辑:江树人   2019-11-13 10:02:53 科学 8据媒体报道,11月13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亿年前琥珀花蚤,其下颚须末端膨大像铲子,能传播花粉,其身上至少留存62枚花粉颗粒。这一发现把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机制证据往前推进了5000万年,也解答了达尔文的“讨厌之谜”——被子植物1.1亿年前为何大量出现。据了解,花蚤属鞘翅目(Coleoptera),花蚤科(Mordellidae)甲虫,约1,500种,因受惊或被捉时能跳跃、旋转和翻滚,故名。
宁夏年生1代,以幼虫在麻茎、麻根部越冬,有时与麻天牛幼虫混合为害,翌年春天化蛹,6月羽化为成虫。成虫喜在茴香、胡萝卜等伞形花科植物上活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联培博士生包童在研究员王博的指导下,与中美研究人员合作,在白垩纪中期(约1亿年前)缅甸琥珀中发现了真双子叶植物经花蚤科甲虫进行传粉的直接证据。
许久以来,学者们猜想白垩纪甲虫是早期被子植物传粉者。这项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猜想,填补了早期被子植物虫媒授粉证据的空白,为解答达尔文的“讨厌之谜”提供了一个关键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11月1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研究团队对琥珀标本精细打磨处理后,利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蚤的腹部、鞘翅和身体附近保存了至少62枚花粉颗粒。这些花粉个体较大,部分颗粒形成花粉团,揭示了早期被子植物虫媒花的花粉特征。
综合花蚤身体构型、口器形态、花粉形态等证据,研究确定此琥珀标本展现了白垩纪中期花蚤类甲虫对被子植物的传粉行为。
在此之前,最早的被子植物昆虫传粉的直接证据是来自德国梅塞尔化石坑出土的蜜蜂及花粉化石(约4800万年前)。因此,缅甸琥珀传粉花蚤的研究将此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并提供了白垩纪唯一的,也是最早的被子植物虫媒传粉的直接证据。